业务咨询

医疗健康行业动态月报(2021年5月)

2021-05-31


3.6 微信头图-欢迎动画V2.20.06.12.gif

一、资本动态


根据健康智谷数字资源中心整理统计,截止5月25日全国医疗健康领域共有5家企业上市,203家企业获得融资,主要集中发生在上海、北京、深圳、苏州、杭州等区域,创新药物研发、体外诊断、健康管理、植入类医疗器械、医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领域表现突出。


(一)上市动态


截止5月25日全国医疗健康领域共发生上市事件5起,均为科创板上市。


1. 国内分子诊断龙头「睿昂基因」成功登陆科创板


公司简介:睿昂基因的主营业务为体外诊断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及科研、检测服务,产品主要为血液病(白血病、淋巴瘤)、实体瘤(肺癌、结直肠癌、黑色素瘤等)和传染病(乙型肝炎、风疹、单纯疱疹等)患者提供分子精准检测,为风险评估、疾病分型、靶向药物选择和疗效监测等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在新冠疫情爆发后,睿昂基因还在为市场提供免疫诊断的抗原检测试剂产品。


目前,睿昂基因拥有101项获国家药监局审批通过或经药品监督管理主管部门备案的医疗器械产品,其中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产品29项,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产品1项,第一类医疗器械备案产品71项。此外,睿昂基因还有15个医疗器械产品正在国家药监局注册中。睿昂基因开发的多款产品已经成为了全国首个同类型被市场所认可的产品。


公司点评:临床实践表面,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恶性肿瘤生存率的关键。睿昂基因拟投入近5亿元用于肿瘤精准诊断试剂方面的产能扩建与试剂研发中心的建设。项目建设完成后,睿昂基因体外诊断试剂产品的产能将有效提升;而试剂研发中心子项目建设完成后,睿昂基因在体外诊断技术研究及新产品开发方面的技术创新能力也会有明显提高。(来源:投资界)


2. 国产化学发光领先品牌「亚辉龙」成功登陆科创板


公司简介:亚辉龙成立于2008年,公司主营业务为以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为主的体外诊断仪器及配套试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及部分非自产医疗器械产品的代理销售业务。


作为国产化学发光领先品牌之一,亚辉龙经过十余年的创新研发,现已研发出基于化学发光、免疫荧光层析、酶联免疫、免疫印迹四大技术平台的体外诊断仪器及配套试剂。其自主研发生产的体外诊断产品广泛应用于自身性免疫疾病、生殖健康、糖尿病、呼吸道病原体等领域。


公司点评:经过多年的行业深耕,公司已形成包括免疫诊断流水线在内的高中低端机型搭配的完整产品谱系,拥有完善且具备特色的临床诊断产品菜单、健全稳定的产品质量管理体系、国内领先的体外诊断产品研发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未来,随着公司研发中心升级及产能扩充项目、信息系统升级建设项目、营销体系建设与品牌推广项目等的落地投产,公司有望在资本市场加持下,迎来更好的发展机遇。(来源:中金在线)


3. 植入类医疗器械研发商「康拓医疗」成功登陆科创板


公司简介:康拓医疗主要专注于三类植入医疗器械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主要产品应用于神经外科颅骨修补固定和心胸外科胸骨固定领域。公司现已取得12个III类植入医疗器械注册证,涉及多个细分领域首创产品和进口替代产品,并占据PEEK颅骨修补固定产品国内第一大市场份额(超70%)。


公司点评:根据南方所数据,2017年至2019年我国PEEK颅骨修补产品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已超过80%,渗透率快速提升,预计未来将保持高速增长。另外,我国骨科、口腔科领域高值医疗器械渗透率较发达国家差距巨大,未来市场空间也将显著扩容。而康拓医疗作为PEEK颅骨修补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有望持续受益于行业增量释放,并以此为支撑,不断拓展更多领域。(来源:中金在线)


4. 人工骨修复材料的领军者「奥精医疗」成功登陆科创板


公司简介:奥精医疗成立于2004年,是一家专注于高端再生医学材料及植入类医疗器械的技术研发、高端制造、市场推广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截至目前,“骼金”“齿贝”“颅瑞”产品均已取得中国第III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分别用于骨科、口腔科或整形外科、神经外科的骨缺损修复,临床使用超过百万例。


公司点评:随着生物材料科学的发展,人工骨技术的不断进步,人工骨修复材料的产品种类将越来越丰富,为临床提供更多选择,并为骨科临床的不同应用提供更加精细化、差异化、个性化的产品,不断推动人工骨修复材料行业蓬勃发展。奥精医疗此次成功登陆科创板,是时代的风口给了其持续创造商业价值的舞台,上市后的奥精医疗将作何发展,值得市场期待。(来源:中金在线)


5. 「诺泰生物」成功在科创板上市


公司简介:诺泰生物是一家聚焦多肽药物及小分子化药进行自主研发与定制研发生产(CDMO)相结合的生物医药企业。公司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在高级医药中间体、原料药到制剂的各个领域,公司积极进行产品研发和业务拓展,逐步形成了以定制类产品及技术服务业务为主要收入来源、自主选择产品业务收入及占比快速增长的发展格局。


公司点评:随着中国医药研发创新浪潮的推进,本土医药创新外包服务需求快速扩张。据国金医药大数据中心统计,2018年到2020年上市公司小分子CDMO板块收入同比增长分别为22%、35%和39%,连续三年增速实现大幅提升,未来5年预计国内CDMO板块将逐渐迎来临床中后期开发和落地兑现的第一波需求高潮,市场空间巨大且需求十分旺盛,这无疑将带动诺泰生物的CDMO板块不断加速成长,从而进一步保障了公司盈利水平的持续提升。(来源:证券市场红周刊)


(二)企业融资


1. 心率传感器芯片研发商「维客昕微」完成数千万的天使轮融资


投资机构:本轮融资由顺为资本领投,磐缠投资及云沐资本跟投,云沐资本担任本轮融资独家财务顾问。


公司简介:维客昕微成立于2013年,主营个人可穿戴设备及其周边系统的开发,提供涵盖后台系统、个人可穿戴设备、移动互联Ap等在内的完整的系统解决方案及产品应用。


公司点评:维客昕微多年积累的核心技术在物联网时代可广泛应用于感知端的多种芯片,公司已打造适用于手环、手表及蓝牙耳机等设备的心率芯片产品矩阵。依靠自研算法,产品能以超低功耗完成高精度动态联系心率检测。目前,维客昕微正积极布局用于VR眼镜等不同形态的智能可穿戴设备的传感器产品。


顺为资本副总裁马艳新表示,“可穿戴设备传感器是需求旺盛的蓝海市场,维客昕微团队是行业老兵,在模拟、超低功耗小信号处理领域有突出的技术能力和深厚积累。我们看好维客昕微的发展潜力,并将一路支持公司的发展。”(来源:投资界)


2. 健康营养品牌「薄荷健康」完成D轮融资


投资机构:本轮由铭耀资本领投,C轮投资方复星集团继续跟投,投后估值超过20亿元人民币。这一轮融资发生前,薄荷健康曾先后获得多轮投资,资方包括晨兴创投(现五源资本)、SIG、DCM、高通及复星集团。


公司简介:薄荷健康2008年成立于上海,最早从互联网食物数据库和体重管理工具起家,推出了「薄荷健康」、「薄荷食物数据库」等工具型产品,基于APP、微信/支付宝小程序等提供营养查询及健康管理服务。薄荷健康创始人马海华介绍,包括APP及小程序在内,薄荷健康应用平台累计注册用户超1.2亿人,日均活跃用户数达200万人,月均活跃数达到1000万人。


在这一用户沉淀基础上,薄荷健康逐步开展商业化探索,相继开发了以四大子品牌矩阵为代表的系列营养食品产品,包括功效型定位的“薄荷之心”、健康零食定位的“薄荷上选”、健康速食定位的“薄荷有料”,以及主打儿童营养的“薄荷之森”,整体SKU数超过200个,实现了从提供日常健康管理工具,到健康营养系统解决方案的迭代。


公司点评:“未来中国食品饮料消费领域里,消费者的兴趣变化会越来越快,再难出现一款单品卖20年的情况。”薄荷健康创始人马海华表示,对于薄荷健康来说,这意味着需要强化不同渠道的运营能力,能够灵活针对不同渠道特点做产品和营销定制。此外,作为对前端销售的供应链支撑,薄荷健康目前建立了与80多家供应商的深度合作关系,保证产能同时,进行全链路的数字化管理。


3. 订阅制体重管理品牌「咚吃」完成5000万元A+轮融资


投资机构:投资方包括三七互娱。2020年,咚吃曾获得熊猫资本的数千万元A轮融资。


公司简介:咚吃以线上订阅模式,将配好的餐品极速冷冻,再冷链配送到家,用户用微波炉或者水浴加热后即可食用。现如今咚吃已开发出100种以上的餐饮单品,用户可以自由选择套餐组合形式:如三天体验餐、21天承诺餐和季度套餐。借助冷链优势,咚吃可以提供品类更丰富、口感更还原的产品。


公司点评:咚吃以线上订阅模式,将配好的餐品极速冷冻,再冷链配送到家,用户用微波炉或者水浴加热后即可食用。现如今咚吃已开发出100种以上的餐饮单品,用户可以自由选择套餐组合形式:如三天体验餐、21天承诺餐和季度套餐。借助冷链优势,咚吃可以提供品类更丰富、口感更还原的产品。


4. 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研发商「键嘉机器人」完成数亿元C轮融资


投资机构:本轮融资由LYFE Capital领投,软银中国资本跟投,老股东高瓴创投、复星医药持续加注,一年内完成融资金额近4亿元。所募集资金将用于推进膝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的临床试验及其他手术机器人等新产品研发、临床注册。


公司简介:「键嘉机器人」成立于2018年,是一家硬组织手术机器人平台型企业。公司进展最快的产品髋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已完成临床入组及随访,同时也是中国首家进入NMPA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的“全髋置换手术机器人”产品,有望成为首个获批的国产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此外,该公司有多款手术机器人等新产品处于研发、送检阶段。


公司点评:软银中国资本合伙人江敏表示:手术机器人在提升手术精度与控制并发症、降低手术学习门槛、缩短医生的培养周期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临床优势,已经成为手术的重点发展技术。目前,中美关节置换的渗透率差距巨大,国内关节置换市场发展前景良好。(来源:36氪)


5. 国内器官芯片领域的领导者「大橡科技」获数千万元A轮融资


投资机构:本轮融资由鼎晖VGC(鼎晖创新与成长基金)领投,奇绩创坛跟投,同时老股东药明康德、复容投资和久友资本继续加码。


公司简介:大橡科技是2020年奇绩创坛春季营成员,入选默克中国创新中心加速器,并与默克达成创新合作。自2020年8月推出首批国产商用器官芯片后,大橡科技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多种病理、生理模型,并成为中国第一家与国外顶级药企开展药物研发项目合作的器官芯片公司,成功实现研发、产品、销售的闭环。2020年底,Cell子刊上发表的综述文章盘点了全球器官芯片科技企业的商业化现状,大橡科技成为唯一一家上榜的中国器官芯片公司。


公司点评:鼎晖VGC(创新与成长基金)合伙人柳丹博士表示:鼎晖VGC持续关注医药研发领域早期前沿技术的布局,器官芯片作为FDA和NIH等官方机构以及国际领先药企近年来大力推动的临床前重要研发手段,可大幅度提高临床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从而整体提高药企研发效率,是未来临床前研发手段的确定性发展方向。大橡科技作为国内产业化领先的器官芯片公司,与罗氏等一流产业方达成了合作,是具备极高投资价值的。(来源:创业邦)


6. 胰岛素泵研发商「凯联医疗」完成逾亿元人民币C轮融资


投资机构:本轮融资由东方富海领投,乾道投资基金及现有股东斯道资本跟投。


公司简介:「凯联医疗」成立于2014年3月,以自身的微量输注和控制技术为核心,结合生物传感器与互联网医疗技术,开发糖尿病及内分泌等慢性疾病领域的微量药物输注医疗器械。目前「凯联医疗」拥有五大核心产品管线,包括糖尿病血糖管理及药物输注管线、垂体激素药物输注管线、慢病生活管理管线、凯联云管理平台和微量药物透皮技术管线。其部分产品已经成功获得国家批准并推向市场。


公司点评:东方富海合伙人王培俊表示:“凯联医疗是国内专注于微量药物输注医疗器械的领先企业,公司创始团队具有深厚的技术积淀,深刻理解尚未满足的临床需求,在产品设计中体现小型化、智能化、高精度、高性价比的特色,不断推动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大幅降低生产成本和终端价格,加快国内相关器械的国产替代,并致力于推广应用于临床场景。从实际临床治疗看,无论是糖尿病胰岛素输注,还是在内分泌治疗方面,都取得了理想的临床效果。凯联医疗顺应国产替代、慢病器械消费升级的趋势,将立足国内,走向国际,预祝凯联医疗未来造福更多患者。”(来源:创业邦)


二、最新政策


(一)江苏出台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22条新政


2021年5月9日获悉,江苏省发改委、自贸办等17个部门联合出台了《有关部门协力支持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生物医药产业开放创新发展政策措施》,共涉及22条政策,涵盖“研发创新、产业链供应链、药械采购使用政策、创新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四大方面内容。江苏省计划在自贸区建设国家生物大分子药物产业创新中心、对关键技术发明专利优先审查、对专利快速预审确权和维权保护、积极支持自贸试验区新上市药品申报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等,为成为国内一流、国际公认的生物医药创新示范区的发展目标做准备。(来源:江苏省商务厅)


(二)国家医保局、卫健委出台《关于建立完善国家医保谈判药品“双通道”管理机制的指导意见》


2021年5月10日,国家医保局、卫生健康委出台了《关于建立完善国家医保谈判药品“双通道”管理机制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共分七部分,分别从分类管理、遴选药店、规范使用、完善支付政策、优化经办管理、强化监管、加强领导等方面,对谈判药品“双通道”管理提出了要求。首次从国家层面,将定点零售药店纳入医保药品的供应保障范围,并实行与医疗机构统一的支付政策。本次政策的出台,将对患者、对药企、对药房、对医保自身多方产生积极影响。(来源:国家医疗保障局)


(三)医疗器械注册人备案人制度将在全国推行


国家药监局5月14日在上海召开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试点工作总结会。国家药监局表示,医疗器械注册人备案人制度是贯穿医疗器械全生命周期的基本制度,也是中国深入贯彻落实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新修订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于今年6月1日实施后,医疗器械注册人备案人制度将作为医疗器械监管核心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国家药监局副局长徐景和指出,全面实施医疗器械注册人备案人制度是新修订《条例》的核心内容,是推动医疗器械产业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来源:金融界)


(四)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本市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


2021年5月19日,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的《关于促进本市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沪府办规〔2021〕5号)》正式发布,其主要目标是建立“研发+临床+制造+应用”全产业链政策支持体系,完善“1+5+X”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新布局,实施产业高质量发展重大工程。通过三年的努力,全市生物医药制造业年度工业总产值力争达到1800亿元。(来源:上海市人民政府)


(五)江西印发《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


2021年5月26日获悉,近日,江西印发了《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共提出28条具体措施,涵盖了中医药人才、中药产业、中医药发展、中西医结合等方面。通知提出,到2035年,培养高层次中西医结合人才500名和能够提供中西医结合服务的全科医生2000名;用10年左右时间,培养20名省国医名师,200名省级中医药中青年骨干人才,同时培养一批中医药产业骨干、技能工匠;支持建设10个左右中医适宜技术基层培训基地;到2025年,在中医理论、中药资源、中药创新、中医药疗效评价等重点领域,支持组建10-15个国级和省级重点实验室等。(来源:江西省人民政府)


· 健康智谷整理